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

覺察後的行動練習




  人們常說行動是不易的,行動前總是要隱含著強大的決心,以及堅強的毅力。聽起來,都要是很強烈到不行的渴望,才能真正地促發行動。

  真的如此嗎?


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

練習中的紀錄


(Author:Antonio Litterio,CC BY-SA 3.0)

  《療癒寫作》中提到,在練習中要保持紀錄(這也是一種練習),不管那天有沒有持續練習,即使你跳過,那就寫下「跳過」兩字,進行記錄。


  我在想,為何人們要記錄?
  早在文字尚未發明前,就有人會把生活周遭的事物以圖畫的方式,刻在天然的石壁上。他們是為了傳達訊息嗎?如果真是這樣,又要傳達給誰?
  而練習中的紀錄,會是為了什麼呢?

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

關於練習




  《療癒寫作》一書中,提到的練習,指的並非平時我們所言「practice makes perfect.」的那種,而是--對你所選擇的事,規律地做、沒有目標。
  我蠻喜歡這個定義,更喜歡之後的延伸:幾個月後,即使是你衷心喜愛之事,也會生惰性和障礙。這時,就有機會遇見自己的心智意識,看一下它的計謀和心計,這才是最終的練習:到達自己的前線--後門。

  我學著寫每日紀錄(俗稱的日記)時,也碰過這樣的難題。靈感源源不絕時,我寫的很多;靈感枯竭,或對生活毫無戀棧時,寫的變少了,就會開始對自己苛責。或是,大四時,進行的每日瑜珈,即使只做三次,但有時還是會懶得做,就想著:放棄算了。這些事都是我自己想做的,雖然還不算衷心喜愛,但的確是自己選的。即便如此,還是會有惰性,這是為什麼呢?

2015年10月9日 星期五

低自我價值





  其實,我對於要開網誌和這個粉絲頁是很沒信心的。因為我覺得自己並沒有擅長的能力,對靈性的感悟也不夠深,感覺上知道得很少、實踐的也不多,不覺得自己「夠資格」來說些什麼。

  這個想法持之有多年餘,感覺上我除了比較會讀書之外,並無為人稱道之處。然而,前幾年這個能力卻也離我而去,是因為我發現了即使自己花再多的時間讀,似乎也比不上更有天賦的人。於是我很快地放棄了。


  深入探討後,我發現這些源自於「渺小感」,即是童年時面對大人無所不能巨大產生出來的對立之點。會有這份感覺是因為從整個家族脈絡來看,大人們都很不信任小孩的能力,不相信他們可以判斷與自主人生,於是過度給建議與介入,但又假裝自己很開明。而我,表面上極力抗拒,但心裡卻希望被這麼影響。

  為什麼?


對季節的覺察


  昨日僅微涼,但早起便感覺到今天的空氣較高且稀薄,而在風的輕輕吹拂下,覺得季節似乎步入下一個階段。果然,之後查詢農民曆,這兩日是「寒露」的時候,氣溫較白露時更低,寒意越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