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

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

練習中的紀錄


(Author:Antonio Litterio,CC BY-SA 3.0)

  《療癒寫作》中提到,在練習中要保持紀錄(這也是一種練習),不管那天有沒有持續練習,即使你跳過,那就寫下「跳過」兩字,進行記錄。


  我在想,為何人們要記錄?
  早在文字尚未發明前,就有人會把生活周遭的事物以圖畫的方式,刻在天然的石壁上。他們是為了傳達訊息嗎?如果真是這樣,又要傳達給誰?
  而練習中的紀錄,會是為了什麼呢?



  我寫日記後,發現自己很少會回顧日記內容。這樣有點可惜,寫下的好點子也許都沉沒在日記中。當然,有時在整理日記時,會回顧一下,接著訝異自己當時居然有那種想法。 但我寫,主要為了宣洩腦中的那些文字,或是在感謝日記中建立腦中的感謝連結,並非僅為回顧。


  只是,在為時不短的書寫中,我總覺得日記中尚且還缺了一角。


  看了《改變人生的由右向左筆記術》後,我開始進行五行日記的書寫,試圖拼湊出缺的那一角究竟為何物。


  五行日記的書寫方式如下:
  1. 寫下今天做的五件事
  2. 記得使用名詞+動詞
  3. 對這些事予以評分,很感興趣5分→普通3分→非常無聊0分
    p.s記住,5和0是極端值,盡量不要太常出現
   ↑前面的文章說不要評價好壞,但我覺得評分感興趣與否和好壞無關。


  作者明言,寫五行日記過一陣子後,人會自動迴避評分較低的事情。

  進行五行日記不到一周,我就發現自己的生活模式容易重複,老是在寫相同的內容,當然也是因為個性上不喜變動,以及限縮的模式所造成的。另外,我還真的會迴避評分低的事情,甚至會更積極地想:要如何迴避掉?


  五行日記為我帶來新的覺察,透過寫下每日重點事情,予以評分,能找到生活中的重點方向。如我,就喜歡閱讀,舉凡戲劇、漫畫小說、網路文章,我都愛看,僅僅只是看而已,就能帶來滿足。另外,我還喜歡吃東西,不需要太精緻,討厭油膩,透過自己親手做出的食物,或是他人細心烹調的清淡簡單飲食,就能從中恢復精神。


  此外,透過評分,評分太低的事情,就可以馬上檢討,而這份反思,會帶來行動:有些事情可以事先迴避掉,如吵架或是晚睡覺;而有些不想再做的事情,可以計劃性地去改變,如我不喜歡只是機械性地工作,就要思考如何進行知識性的工作。


  覺察後的行動是必要的,倘若仔細覺察後,還是放著,不予以行動或改變,那就跟無知沒兩樣。當然,有些或許只是情緒上的牽引,沒必要行動。但是,相信神給予人軀體以及四肢,就是要促使他們往各方向行動,或與他人連結而活動。


  我想,紀錄的意義在於--透過客觀的陳述,賦予人覺察的能力,並透過記錄行動的方式,接納自己的活動與靜止時刻,更能省思:下一步,該怎麼走?

:相關文章:

 關於練習
 覺察後的行動練習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